当代头号诗人排名前十 当代头号诗人排名前十的是谁

当代头号诗人排名前十 当代头号诗人排名前十的是谁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当代头号诗人排名前十,以及当代头号诗人排名前十的是谁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三国之前十神将
  2. 三国前十奇人排名榜
  3. 历史上哪位诗人学历比较高

[One]、三国之前十神将

〖One〗、关羽是蜀汉刘备麾下的猛将,因忠义无双而闻名于世;由于刘备早期时势力很小,所以关羽早期战绩平平,最显赫的也就是替曹操斩杀了颜良。后期替刘备镇守荆州五郡(刘备所有),期间数次抵御东吴进犯;在刘备占据汉中后,发动襄樊之战,威震中原,但由于孙权背后偷袭荆州,以至于襄樊之战失败,不仅丢了荆州,而且自己也被擒杀了。

〖Two〗、张辽原是吕布的部将,但似乎并不得吕布信任,在吕布败亡后,张辽归降了曹操;此后,立下众多显赫的功勋。洞察敌情而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以静制动平定军中谋反。进军江淮击灭陈兰、梅成。并在合肥之战中以八百死士击退孙权大军,而后率三千士兵大败孙权的十万大军,自此威震江东。

〖Three〗、陆抗是陆逊的儿子,但在军事上的成就,似乎比陆逊更高;陆抗所处的时期已是三国后期了,在蜀汉灭亡后,司马炎篡位建立晋国,并准备一举灭掉东吴,从而一统天下;陆抗临危受命,负责统兵镇守长江沿岸,以抵御晋军的进攻,虽然晋国有名将羊祜,但仍然无法突破陆抗的防线。但陆抗在49岁时因病去世,自此之后东吴再无良将,无法抵御晋国的进攻,在数年后灭亡。

〖Four〗、羊祜出生于名门望族,而他自身也是全才型的牛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在司马炎代魏立晋后,羊祜作为开国功臣,自然是备受重用;后被司马炎派往荆州,镇守襄阳,全权负责灭亡东吴的所有事宜。羊祜深知东吴远非蜀汉能比,在都督荆州诸军事十年间,屯田兴学,以德怀柔,以揽军民之心;缮甲训卒,广为戎备,做好伐吴准备。但在伐吴之前病逝,后杜预就是靠羊祜的准备和遗策顺利灭掉东吴。

〖Five〗、邓艾是曹魏后期名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而且邓艾还难得的具有战略眼光,作战中料敌先机,始终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在与姜维的数次交战中未尝败绩。而且邓艾带兵也是很有一套,平时除了与士兵同甘共苦外,作战时还身先士卒,真正赢得了麾下士兵的信任和敬重,也正因如此,邓艾才做到偷渡阴平,攻灭蜀汉。

〖Six〗、姜维本是魏国人,后投降蜀汉,因才能卓绝,深得诸葛亮的器重和信任。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但蒋琬和费祎一直不同意姜维北伐,理由是曹魏强大,蜀汉贫弱,要多积累。直到费祎遇刺身亡后,姜维才被拜为大将军,独揽军权,领兵北伐;姜维北伐的次数很多,大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互有胜负。蜀汉灭亡后,姜维志存光复,假意投降,勾结钟会反叛,事败被杀,但也拉着钟会和邓艾一起死了,算是为蜀汉报仇了吧。

〖Seven〗、曹仁是曹操的从祖弟,在曹操起兵后,便开始跟从曹操征战四方,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参加官渡之战,立下汗马功劳。赤壁之战后,曹仁奉命留守江陵以拖延周瑜,虽然最终计谋略逊半筹败给了周瑜,但任务也是顺利完成了。后败马超于渭南,破苏伯、田银于河间,灭侯音于宛城。在襄樊之战中,誓死镇守樊城,挡住关羽的围攻。总之吧,作为曹魏前期的头号大将,曹仁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Eight〗、周瑜出生于顶级官宦世家,当然,周瑜自身的能力也是极为卓绝;原本以周瑜的才能和身世,他可以轻轻松松就成为高官,但奈何周瑜是孙策的“小迷弟”,所以周瑜选取和孙策一起开拓事业;但奈何刚平定江东,孙策就遇刺身亡了,孙权继位后,按照孙策的遗训,周瑜掌军,张昭主政;在赤壁之战时,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又率军大破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可惜不久后,周瑜便因病去世。

〖Nine〗、司马懿是被曹操强行征辟的,但之后司马懿迅速转变态度,积极辅佐曹操,关羽之所以兵败襄樊,就是因为曹操听从了司马懿的建议。但是在曹操和曹丕在位时期,司马懿都只是作为文臣存在,直到曹叡继位后,司马懿才得以掌兵,之后司马懿率军平定孟达叛乱、抵挡诸葛亮北伐,而且还远征辽东,灭亡了盘踞辽东的燕国。

〖Ten〗、诸葛亮是历史上罕见的全才,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等;而这里主要说说诸葛亮军事上的能力。在刘备去世后,南中叛乱,诸葛亮亲领大军平叛,不仅击败叛军,而且还七擒七纵彻底解决了南蛮问题。之后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虽然都无功而返,但主要是实力不足,诸葛亮的能力还是没得说的。在唐朝建武庙时,将诸葛亮列为十哲之一,可见诸葛亮的能力是公认的。

[Two]、三国前十奇人排名榜

〖One〗、第一是贾诩。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开国功臣;

〖Two〗、第二是司马懿。河内郡温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Three〗、第三是诸葛亮。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等;

[Three]、历史上哪位诗人学历比较高

〖One〗、状元诗人贺知章:仕途通达好酒风流,85岁还向皇帝告假嚷着出家!大唐最幸运的诗人,为官50年平安无事,死后11年安禄山才扯旗造反!

〖Two〗、天宝三年(744年)的一天,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的村道上,走来一位鬓发斑白的陌生老者,一群村童追着他嬉闹,并好奇地询问他的来处。此情此景,触动了老者内心的诗情,即兴赋诗二首,其中之一大家都耳熟能详、过目成诵:

〖Three〗、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Four〗、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Five〗、对头,这就是贺知章晚年的代表作《回乡偶书二首》中的第一首,那位步履蹒跚的老者,就是唐朝的著名诗人贺知章。年已86岁(虚岁)的贺知章,此次是特地向唐玄宗告假回乡出家修道的。

〖Six〗、因为生逢其时,贺知章的一生是幸运的,他36岁入朝为官,到86岁告归修道,半个世纪的张狂不羁,却能仕途通达、毫发无损,这在大唐的诗人中,是绝无仅有的。

〖Seven〗、印象中,唐代的许多诗人,都是偏科的,诗虽然写得地,但是,科场上却表现不佳。比如李白,并没有参加正经科考,最终还是在贺知章等人的荐举下,被玄宗招为供奉翰林的。再如杜甫,先后赴洛阳与长安应科举试,均名落孙山,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以期谋份官职,结果碰上了安史之乱,只得到处漂泊。还有孟浩然,40岁了还跑到长安去应试,结果进士举不第,还得罪了玄宗,不得已才归隐老家襄阳,寄情山水。

〖Eight〗、而贺知章却是个考试型人才,写诗科考两不误。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出生于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后迁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贺知章的祖上是会稽贺氏,贺知章是太子洗马贺德仁之族孙,他家世代官宦,在当时的社会中有较高的地位。贺知章因在家中排名第八,少年时候,也常常被乡里称作贺八。

〖Nine〗、贺知章少时,勤而好学,10多岁便可写诗赋文,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当地。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武皇恢复科考,贺知章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一举夺魁,成为当年的状元郎。贺知章也成为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

〖Ten〗、唐朝的进士跟后世不同,每科的录取人数极少,很难考中,所以,当时才有“五十少进士”之说,意思是,50岁以前考中进士的人不多,贺知章36岁不仅考中进士,还被钦点为状元。这样的才华,在唐朝的写诗人中,绝对凤毛麟角。说贺知章是唐朝学历比较高的诗人,似不为虚。

1〖One〗、贺知章的一生,活在朝堂。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概括:36岁举进士,其后50年的京官生涯,从正七品的国子监四门博士,一直做正到三品的秘书监。

1〖Two〗、由于贺知章在朝为官时间太长,又是主掌朝廷文化机构的领导,所以,许多后进诗人都以结识他为荣,贺知章也以能与年轻人一起疯狂为乐。通俗点说,贺知章是个玩家。我们看看他的朋友圈,就能明白他的业余生活有多丰富。

1〖Three〗、“吴中四士”:贺知章少时以诗文闻名,神龙年间已名扬京城,开元初年与吴越人包融、张旭、张若虚以诗文齐名,世称“吴中四士”,亦称“吴中四友”、“吴中四杰”。其中贺知章、张若虚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张旭是书法家,也是诗人,包融所传诗不多。诗作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

1〖Four〗、“饮中八仙”:贺知章好酒,与李仙一样,都是有名的“酒仙”。不仅仅是李白与贺知章,唐代诗人中的酒鬼还有很多很多,与贺知章常常一起对饮的,还有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人,后来,杜甫还据此创作了一首《饮中八仙歌》,用追叙的方式、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将这群酒鬼的形象定格在唐朝的诗歌天空。

1〖Five〗、在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个描画的就是贺知章:

1〖Six〗、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1〖Seven〗、杜甫说他喝醉以后骑在马上前俯后仰的,就像坐在船上一样。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头,他干脆就在井底睡着了。常人哪怕喝得烂醉如泥,冷水一喷也就醒过来了,他喝醉了落到井里也醒不过来,所以够得上头号“酒仙”。

1〖Eight〗、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有一个令人一见难忘的醉老头儿——何监。何监的第一次出场,骑着白驴醉醺醺地进入靖安司。老头儿一个不小心,就从驴上翻落,落入靖安司的“沙盘”里。这个姿态最野,且无所畏惧的何监,其原型就是“骑马似乘船”的贺知章。

1〖Nine〗、贺知章与李白的相识与相知,就是源于一场酒局。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年已41岁的李白,为求职来到京城碰运气。第一次来长安的李白无亲友可投,只得寄身旅店,无聊度日。一天,李白在一座道观偶遇了贺知章。都说文人相轻,可是,贺知章对李白却极为赏识。他向李白要新作的诗看,当他读完《蜀道难》时,直呼李白为“谪仙人”,李白由此诗名大震。

20、黄昏时分,贺知章邀请李白去饮酒,在酒店刚坐下,才想起身边没有带钱。他想了想,便把腰间的金饰龟袋解下来,作为酒钱。这就是唐朝诗云著名的“金龟换酒”。两人都能喝酒,直到大家微醉时才告别。两人因为一首诗、一场酒,就成为捧打不散的“忘年交”。

2〖One〗、后来,贺知章向玄宗推荐李白,李隆基也久闻李白大名,这才将李白招进宫中。再后来,贺知章去世,李白独自对酒,怅然有怀,想起当年的金龟换酒,便写下《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中的第一首为:

2〖Two〗、“贺监”即贺知章。唐肃宗李亨为太子时,贺知章曾官太子宾客兼正授秘书监,故诗题及序中以“贺监”、“太子宾客贺公”称之。“四明”乃浙江旧宁波府的别称,以境内有四明山得名。

2〖Three〗、《对酒忆贺监二首》的第二首为:

2〖Four〗、“山阴”即今浙江绍兴,贺知章的故乡。“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

2〖Five〗、贺知章辞官归里的当年,入宫不足3年的李白遭谗受谤,唐玄宗开始疏远他,并赐金放还。在京城待不下去了,李白只得挥泪离开了长安。天宝六载(747年),李白前往会稽凭吊贺知章,回首往事,对酒思人,昔日的欢乐,今日的悲辛,一时涌上心头,诗人不免“怅然有怀”,写下了这两首诗。

2〖Six〗、在后世读者的印象中,贺知章是位优秀的诗人,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他最先作为诗人身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因为他那首多次入选小学教材的《咏柳》:

2〖Seven〗、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Eight〗、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Nine〗、这是贺知章留给后世的一首著名的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30、贺知章的诗歌以绝句见长,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从容不迫,淡而有味。其诗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反映和表现了社会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即人情人性,写出了人类所共有且具有特定指向的一种情感。贺知章的诗歌感情自然、逼真,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源于生活,发于心底,意境深远。由于其生逢盛世,仕途顺利的人生际遇和旷达洒脱的个性,所以,贺知章的诗中没有愤世嫉俗,身世悲凉的哀叹,即使有惆怅,基调也是乐观豁达的,风格气度雍容,清新潇洒。

3〖One〗、贺知章的诗很好,但唯一遗憾的是,存世的太少。贺知章一生到底创作了多少诗歌,现在无从探知,流传下来的,只有十九题共二十首(包括断句一则)。除了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与《咏柳》外,其他的写景抒情之作,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题袁氏别业》:

3〖Two〗、诗中记述了作者的一次不经意的邂逅,因为喜好林泉之美,而误入袁氏别墅,宾主轻松闲聊间,无酒不欢、诗酒风流的贺知章,当然会向主人索酒的。只是,喝着小酒的贺知章,仍不忘调侃一下主人,“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你不用担心我没钱买酒,这可不像那次在街上偶遇李白样的囊中羞涩,今天我兜里有钱。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散淡、潇洒,不拘形迹又十分风趣,诗人的形象栩栩如在眼前。

3〖Three〗、贺知章不仅精诗,还善书。贺知章善草隶是唐代书法名家。与贺知章同为“吴中四士”的张旭,有“草圣”之誉,贺知章与其为伍,其书法成就可见一斑。张旭之外,另一位唐代书法家钟绍京也是贺知章的好友,画圣吴道子还曾向贺知章学过书法。

3〖Four〗、贺知章率性风流,在书法创作上也是任性而为。据施宿在其所撰的《嘉泰会稽志》中称:“凡人家厅馆好墙壁及屏障,(贺知章)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芝)、索(靖)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笺翰,共传宝之。”窦臮的《述书赋》也说:“湖山降祉,狂客风流,落笔精绝,芳词寡俦,如春林之绚采,实一望而写忧。”窦蒙在其后还专门加了注释:“(贺知章)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诗笔惟命……忽有好处,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也。”

3〖Five〗、只要有空地儿,只要兴致来了,贺老师就提笔挥毫,浑然忘我地大书、特书,给当时的书法爱好者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与墨宝。

3〖Six〗、只是,与其诗歌创作一下,贺知章的墨迹留传很少,其传世书法作品中,尚有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日本的《孝经》草书等。《孝经》全卷纵笔如飞,一气呵成,龙蛇飞舞,神采奕奕。略取隶意,融入章草,以求高古。既有唐人的严谨作风,又有晋人流润飞扬的风姿,对晚唐和宋人书风影响巨大。贺知章的作品被爱好书法者视为珍品。

3〖Seven〗、贺知章之所以会后进如此热心,是因为在他的成长道路上,也受到前贤的奖掖。初入仕途时,他有位名叫陆象先的表兄,是朝中宰相。陆象先非常欣赏贺知章的风趣幽默和才学,夸他是“风流之士”。贺知章能在朝中担任国子四门博士,继而升迁为太常博士,都少不了陆象先的引荐。

3〖Eight〗、唐玄宗即位后,陆象先被罢相外放。贺知章生命中的又一个贵人出现了,那个人就是张说。开元十一年(723年),张说升任中书令,贺知章立刻被推举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下面贺知章就一路青云直上,从太常博士升迁为太常少卿,725年,又因张说的关系,贺知章升任礼部侍郎,并兼任集贤院学士。一时之间两加荣命,可谓极尽风光!

3〖Nine〗、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玄宗准备封禅,67岁的贺知章迎来了一次高光露脸的机会。封禅大典马虎不得,须礼数周备方显隆重。玄宗想起了贺知章,任命他为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参与这次封禅大典的筹备。封禅大典进行得很顺利,君臣尽欢。

40、然而,封禅后的第二年的一件大事,给贺知章带来不小的麻烦——惠文太子李范辞世,身为礼部侍郎的贺知章,负责甄选人手、筹备葬礼。但在甄选的过程中,贺知章“取舍非允”,引起大家不满。勋贵们集中在礼部衙门抗议,生性狂放的贺知章竟然架着梯子爬上墙头,以此“居高临下”来处置这起事件。

4〖One〗、贺知章如此行事,一时舆论大哗,贺知章也因此被贬。这是贺知章仕途中的唯一一次滑铁卢。但是,不久之后,贺知章又重新做回侍郎,兼秘书监,同时保留集贤院学士。

4〖Two〗、晚年的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所以,李白才在诗中说“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但是,在他的诗歌里,却很少能读出狂意来。现在看来,贺知章的狂,是一种酒后清醒的从容:

4〖Three〗、他的狂,是不拘小节,纵情不羁的豪迈;他的狂,是为官多年,恪尽职守的尺度。他狂得有尺度,做了几十年太平官,尽忠职守,毫不懈怠;他狂得有度量,他没有架子,他不拘细行举荐李白、李宓等人,他和孟浩然、杜甫等后辈都能相处得悠然自得,可谓是清谈风韵。

4〖Four〗、秘书监虽位居四品,却是闲职,虽无冗务,宠遇却隆。于是,贺知章与一群达官显贵,终日饮宴,他没有王维的辋川别业,单喜在长安市上,与三教九流痛饮狂歌。贺知章交游广泛,上到皇族,下到平民百姓,有学子,有道士,只要有酒、有诗,就是快活神仙。

4〖Five〗、所以当贺知章离开长安的时候,送别场面才浩浩荡荡。

4〖Six〗、在长安城风光了半辈子的贺知章,转眼就步入暮年,曾经的鲜衣怒马,曾经的红粉佳肴,已都难挽留他客居帝都的心,那一抹挥之不去的乡愁,慢慢地将他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滋生了归隐之心。那一年是天宝二载(743年),贺知章已是85岁的耄耋老者。于是,他向玄宗告假归隐,理由是在出家当道士。

4〖Seven〗、贺知章之要出家修道,并不是一时的异想天开,而是与他的修身追求与生活态度有着密切关系。除了诗与酒,贺知章还有一个朋友圈,那就是“仙宗十友”:他们分别是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与司马承祯。其中的代表人物司马承祯,系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司马馗的后人。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少时笃学好道,无心做官,拜师嵩山道士潘师正,得受上清经法、符箓、导引、服饵等道术,隐居天台山玉霄峰。而其他几位,都是亦官亦隐的向道之人。

4〖Eight〗、贺之章为人放达,什么样的生活都想尝试一下,对于修道养身之术,晚年犹好。据有关史料记载,贺之章决心向道,还有个小故事。贺知章长时间做京官,所以在长安购有自己的住宅。他家对门有一个小板门,有一个老人经常骑着驴在那儿出入,五六年时间,老人的脸色衣服都没啥变化。询问巷中的邻里,都说是西市卖穿钱绳索的王老。经观察,看出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贺知章闲时会到王老那里去摆龙门阵,老人迎接很恭敬谨慎。交往日深,贺知章才知晓老人善于修道炼丹之术。贺知章平素尊信道教,所以愿意拜老人为师。

4〖Nine〗、后来,贺知章和夫人拿一颗明珠,特地敬献给老人,请求老人讲授道法。老人却将明珠交给童子拿出去换饼。宝珠是特意送给老人的,可老人却如此轻用,贺知章心里很不愉快。老人已经察觉,说:“道术可以心得,哪里是在于力争呢?悭惜之心不停止,道术没有理由成功。应当到深山穷谷中,勤奋地、专心致志地探索寻取它,不是市朝所能传授的。”贺知章听了颇有心得,领悟了老人的意思,拜别了老人。过了几天,老人不见了。贺知章明白是遇到真正的高人了。从此,更加一心向道了。

50、天宝二载(743年)的一天,贺知章得了一场大病,躺在床上不省人事了,苏醒之后,贺知章这才下了辞官归乡修道的决心。贺知章专门并上表,请求皇上恩准他回乡当道士。唐明皇在经过几次礼节性的挽留后,最终批准了他的请求。贺知章提出将自己在京城的家捐赠出来作为道观,玄宗也应允了,并且还特地赐名“千秋观”。

5〖One〗、“贺知章,天宝初病,梦游帝居,数日寤,乃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许之。以宅为千秋观而居,又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既行,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唐书》)。”

5〖Two〗、天宝三年正月初五,是贺知章离京归家之日,唐玄宗下诏在京城东门设立帐幕,特命皇太子及百官为之饯行。唐玄宗为贺知章摆酒宴,还要求与会者写诗赠别。李隆基率先出手,写下了《送贺知章归四明》:

5〖Three〗、写罢一首后,玄宗皇帝仍意犹未尽,于是,又追加一首:

5〖Four〗、皇帝老儿都带头敬酒献诗了,皇子、大臣们哪能甘居人后呢?李白受贺知章之惠,当时正在长安待诏翰林,所以也身逢其会。席间,奉召写下了命题作文《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5〖Five〗、久辞荣禄遂初衣,曾向长生说息机。

5〖Six〗、真诀自从茅氏得,恩波宁阻洞庭归。

5〖Seven〗、瑶台含雾星辰满,仙峤浮空岛屿微。

5〖Eight〗、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

5〖Nine〗、不仅仅是李白,就连后世有奸相之称的李林甫,也奉诏献诗《送贺监归四明应制》一首,其诗曰:

60、李白同贺知章的交情,李林甫当然是不能比的,所以,李白在交完命题作文后,又以个人名义给贺知章再赋诗一首,其诗为《送贺宾客归越》:

6〖One〗、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6〖Two〗、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6〖Three〗、“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二句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李白专门用来赞美贺知章书法的。李白在这里是引用王羲之故事来赞美贺知章。据《太平御览》卷二三八记载,王羲之很喜欢白鹅,山阴地方有个道士知道后,就请他书写道教经典之一的《黄庭经》,并愿意以自己所养的一群白鹅来作为报酬。

6〖Four〗、李白的这首诗,用白话来表示就是:镜湖水面如明镜,您四明狂客归来荡舟尽豪情。古代有王羲之写《黄庭经》向山阴道士换鹅的韵事,以您的才华,回到山阴后,一定也有这样的礼遇。

6〖Five〗、不仅如此,贺知章辞任时,还是太子宾客,所以,太子李亨对他更是“十八里相送”,恋恋不舍。

6〖Six〗、贺知章归乡,就这样成为唐朝的一场盛宴。长安城最有权势、最富才华的人物悉数到场,有唐一朝,除了贺知章,从来没有一个文人,能享受过如此高的待遇。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盛世绝唱。

6〖Seven〗、有人说,贺知章的一生之所以如此顺利,结局如此亮丽,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好时代。其实也不尽然,与贺知章同年出生吟诵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诗人陈子昂,就没有老贺幸运。陈子昂是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的进士,比贺知章入龙门早了11年。其后,陈子昂虽受武则天喜欢,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但是,陈子昂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圣历元年(698年),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罗织罪名,加以迫害,最终冤死狱中,年仅42岁。

6〖Eight〗、贺知章生于初唐,却在盛唐中大放异彩。有人说,他是唐朝诗人中唯一的赢家,在最恰当的时间,全身而退。因为,从天宝三载开始,大唐王朝已是暗流汹涌:

6〖Nine〗、天宝三载,权相李林甫已开始诛杀异己。

70、天宝四载,李林甫重用酷吏罗希奭、吉温。

7〖One〗、天宝五载,李林甫策划韦坚、皇甫惟明之案,导致太子两次婚变,太子身边亲信散失殆尽。

7〖Two〗、天宝六载,李林甫构陷杨慎矜、王忠嗣。

7〖Three〗、知进退,这或许才是贺知章一生不倒的重要原因。贺知章适时告老还乡,虽然躲过了一劫,但躲不过生老病死。贺知章回乡不久,就骤然病逝。

7〖Four〗、公元758年,贺知章死后的第14年,他又被新皇帝唐肃宗、曾经的太子李亨,加赠为礼部尚书。

关于当代头号诗人排名前十和当代头号诗人排名前十的是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chuo.com/ILQGzf0ebg.html

相关推荐